WENYUZHAI YILIN WANG        翰墨掇英     中国艺术家
 2024年4月24日  您现在的位置文彧斋艺林网(06新版>>翰墨掇英·中国艺术家>>研究·纪念·回忆>>祝肇年教授(专版)


(1925--1991)

祝肇年教授








了解祝肇年先生绘画评论文
  章请点上方图片直接进入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研究·纪念·回忆

    祝肇年先生多年的中国戏剧理论研究、考据,为丰富我国戏剧文化做出了很大的贡献,在余好时也对中国画艺术实践进行默默无闻的探索,确取得未加渲染而纯洁的艺术成就。这种高尚艺术家的思想境界情操,更突出在作品之中,使画中的线条、墨块、树木、山石,表现的自然天趣,老道天成,他用辛勤的劳动和实践在追求着艺术与自然的完美结合。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摘自 1992 年版《关增铸文集》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祝肇年教授的山水画           ·史树青·

   中国的绘画有些和诗歌相似,都讲求神韵、意境和情趣,所表现的艺术境界高远、典雅。一幅好的绘画或一首好诗,必然是在继承传统上体现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的。
    祝肇年教授自幼喜爱绘事,对中国山水画兴趣甚浓。他于1942年秋考入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,致力于山水画创作和研究,先后从师于黄宾虹、萧谦中、于非庵诸先生。在校期间,更博览公私收藏,苦研传统技法,并从画金石文字的研究和古典诗词的习作,藉以提高文学、艺术修养。平日读书作画,对石涛山水画别有会心,遂发奋临摹石涛及与石涛同时、画风相近的画家龚贤、梅清、石溪等人的作品;对近、现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如张大千、杨溥、瑞光、俞剑华、陈半丁、黄君璧等的作品,欣赏观摩,亦不轻易放过。
    1943年,肇年正式拜陈半丁为师。半丁先生山水、花鸟俱有专长,肇年专习山水,在半丁先生指导下,眼界愈益开阔,上追宋元名家,以至清初“四王”,兼收并蓄,汲取营养。1947年曾举办“祝肇年画展”于天津国民饭店,博 得艺坛前辈及广大观众的赞誉。
   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,肇年主要精力转向中国古典文学和古典戏曲的研究,在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长期任教,讲授《中国戏曲史》、《戏曲编剧》,著有《中国戏曲》、《中国古典戏曲六论》等书,历年在各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,在文艺界有一定影响。至于绘画,则成了他的一项业余爱好。
    肇年平时研究中外画论、对石涛的《画语录》尤有心得,认为当代山水画家主要应“师法造化”、描绘祖国壮丽河山,在技法上要兼容西洋画的色彩和布局,反对用笔和宣纸把国画变成西洋水彩画。他主张国画应该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审美特点,应充分发挥宣纸、毛笔、墨色的专长。同时,对传统的技法,特别是山水画的各种皴法,必须有坚实的根底,要在山水画的整体意境中显示皴法之美,要在传统皴法的基础上,根据生活和时代要求,创造出新的皴法来,而不是抛弃皴法,代之以西画技巧,这种讲求皴法的作品才有笔墨情趣。通过变化多端的皴法,显示作品的意境和天趣,这也是肇年在创作方法上着力追求的一种艺术境界。今观其所绘山水,说到作到,确实达到了皴法新奇自然,笔墨雄健奔放、淋漓酣畅、独具风格的要求。肇年在公退之暇,时时挥洒笔墨,只是由于时间总感紧迫,未能专心从事绘事。尝言:生平最喜游山,三峡五岳,浙东奥西,奇峰搜尽,粉本随成。并认为写意山水是第一爱好。其次是古典诗词,所谓“诗中有画,画中有诗”,古人已先言之。第三是戏曲。肇年半生精力多用于戏曲研究、讲学、著书,成果甚丰。近年以来,肇年深感宋人陈师道诗“晚知书画真有益,却悔岁月来无多”之奥秘,愈益致力于绘画的创作和研究,期于对祖国绘画事业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。

  注:①本文原载1988年《文艺报》。史树青,国家博物馆著名文物鉴定专家。



海涛惊鸥

最爱群山一抹霞

罢钓归来

巴陵一望洞庭秋


老来不喜深红色
 1.2.3.4.5.6.7.8.9.10.11.12.13.14.15.16.17.18.19.20.21.22.23.24.25.26.点击数字直接进入□□□□
(网页)版权所有·北京文彧斋主办 网站管理:吴秀华 电话:13126799984信箱:wen_yuzhai@163.com
北京文彧斋艺林网 负责人兼艺术总监:关增铸    京ICP备05064029号 (2006-2-11)